全民反诈在行动|关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 2024-07-11 首页 > 国内 > 正文

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不法分子通过欺骗手段,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其个人信息,施行冒名签订贷款合同,骗取账户资金等金融诈骗行为。为进一步预防、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护好群众“钱袋子”,现将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类型和注意事项提示如下:

1.常见的诈骗类型

(1) 网络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等幌子,吸引客户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交纳各种费用,待不法分子收到转账后,关闭诈骗 APP或网站,并拉黑客户;通过邮件、微信等发送高额度信用卡办理广告,一旦与其联系,不法分子将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连续向其转账。

(2) 兼职刷单类诈骗。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方式诱骗。刷第一单时,骗子会以小额返款让你尝到甜头,当你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你拉黑。

(3)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通过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打电话,以涉嫌银行卡洗钱、涉案等理由进行威逼、恐吓,要求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4) 冒充购物客服退款类诈骗。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谎称购买的货物缺货或存在质量问题,需要退还赔偿,诱导在虚假的退款理赔网页填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钱转走。

(5) 网络婚恋交友诱导类诈骗。利用各大婚恋网站或通过微信“附近的人”等方式,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添加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急需用钱、家人有难、经济困难等理由骗取钱财。

(6) 虚假理财投资类诈骗。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信息;取得联系后,通过交流投资经验、拉入“投资”群聊、听取“专家”直播课等方式,以有内幕消息、掌握漏洞、回报丰厚等谎言骗取信任;诱导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APP投资,初步小额投资试水,回报高额利润;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甚至被拉黑或者投资理财网站、APP无法登录。

(7) 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冒充熟人”或“领导”通过微信或QQ添加为好友,在骗取信任后,提出转账汇款要求。

 

2.风险提示

(1) 务必认清正规渠道。通过正规的购物网站购物或者办理退货退款业务,不轻信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不提供银行账户信息。(2) 不要透露关键信息。不要通过各类培训、中介机构、问卷调查、心理测试、购物抽奖、申请会员卡等途径随意留下个人账户信息。(3)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网上支付要注意交易安全,不点击来路不明的网站和链接,使用公共场所WiFi时不要轻易进行网络支付交易。(4) 不要贪图便宜。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蝇头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儿。(5) 加强社交媒体隐私保护。谨慎添加好友,不要轻易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职务、工作单位、银行卡等信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策划诈骗。(6) 严格注明复印证件用途。使用身份证、房产证复印件时,一定要在复印件上注明“仅供办理XX业务使用,再次复印无效”字样,避免被不法分子挪作他用。(7) 不断提高反诈意识。无论亲朋好友还是自称是公检法人员,只要提到“钱”,要第一时间核实其身份,无法核实时要及时拨打110或96110进行求助。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宏观 - 体育 - 评论 - 新闻 - 智能 - 公司 - 人物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999996 官方微信:988787655 服务热线:0217889566

Copyright @ 2025 宁夏财经生活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宁ICP备20230005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