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客户资金的风险提示
案例简介
2024年11月,一对老年夫委来到某银行德州开发区支行营业厅要求办理大额汇款,引起工作人员警惕。工作人员询问其汇款用途,大爷称转给私人投资顾问帮买股票挣钱,该行工作人员当即将客户引导至办公室进行详细询问,客户称前期从未购买过股票,现在退休了,手里有些积蓄,其朋友多次推荐他加入一个微信群,并称有一个“投资顾问”在群里推荐的股票几乎都在涨,很多人都因此挣得盆满钵满,客户有些心动就入群进行观望。观里一个多月后,看到“投资顾问”在群内声称只要按他推荐的股票进行购买就每天都能有高额收益,而且操作简单,只需将投资款转入“投资顾问”指定账户,他就会帮着购买,收益以微信转账方式转给投资者,客户更加心动了,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要求投资10万元,于是客户便来到了德州开发区支行进行汇款。网点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当即告知客户这是诈骗人员惯用的伎俩,属于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如果有理财需求可到银行、保险公司等正规渠道购买,不能相信这种诈骗套路,并将多起类似涉诈案例的宣传手册客户给客户讲解,但客户仍然相信“投资顾问”,于是网点工作人员在客户微信中视频联系了“投资顾问”,称现在当地公安局要和其进行视频认证时,对方当即挂断了视频,并删除了客户的微信,这时大爷才恍然大悟,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向公安局报了案。
案例分析
一、不法分子抓住老年群体“有钱”又“有闲”的特点,诱导客户投资实施诈骗。他们正是抓住该类群体“省心省力理财、获取高额回报”的心理,骗取不法资金。二、不法分子打着“高额收益”的幌子,吸引老年群体加入“投资理财”群,在一系列股票重磅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不法分子利用客户急于投资获利的心理,诱导客户转账,骗取客户资金。
三、为了获取投资者信任,不法分子往往利用熟人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老年群体参与投资,这些熟人,有的是出于与朋友分享“发财机会”,有的是朋友加入自己就能得到奖励,他们正是抱着侥幸心理,一步步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
风险提示
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核实真伪,如果有“熟人”通过微信群、陌生电话等方式分享“发财机会”,务必核实真伪,切忌贪图小便宜,放松戒备,冲动投资!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防隐私泄露。无论是微信聊天、社交软件等,尽量避免泄露自己的信息,在涉及投资转账等行为时,尽可能多的核实真伪、了解情况,谨防被诈骗。
传递全融正能量,泰康消保件你行
风险提示——关于正确认识保险如实告知义务的风险提示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