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保|了解“三适当”原则 做理性投资金融消费者

发布时间: 2024-09-29 首页 > 国内 > 正文

金融市场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繁多,风险收益千差万别,消费者很容易因为专业知识不足、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比较弱等原因购买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金融产品,导致无法承受的损失。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守护消费者的消费安全让我们一起了解“三适当”原则。

什么是“三适当”原则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

“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消费者适当性管理机制,对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分级、动态管理,开展消费者风险认知、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

金融机构如何落实“三适当”原则

01建立消费者适当性管理机制

金融机构对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分级、动态管理,开展消费者风险认知、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

02建立消装者权益保护审查机制

面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设计开发,定价管理、协议制定、营销宣传等环节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从源头上防范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发生。

03建立及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披露机制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原则在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披露产品和服务的关键信息。

04销售人员做好“适当性”提醒

金融产品销售人员要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如财务状况、需求状况、认知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为消费者推荐更合适的金融产品,做好“适当性”提醒。

消费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01正确认识自己

1、在选购投资理财产品前应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收益预期、流动性需求等进行综合权衡,不盲目跟风追热点,不冲动投资。设定合理的预期收益目标,量力而行。

2、做好风险测评。金融消费者应如实、审慎填写风险测评问卷,不要为了获取更高收益而故意隐瞒或夸大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要认真阅读测评结果,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避免选择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金融产品。

02准确了解产品

1、金融消费者在选购投资理财产品时,应了解产品的风险等级、预期收益特征、费用结构等信息。重点关注产品期限、投资方向、流动性、业绩比较基准、产品风险等,如存在疑问,可进一步向销售人员进行咨询。

2、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风险揭示书等,知悉权利与义务,在签署合同或协议前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应条款,尤其关注风险提示和适当性匹配的描述。保存好投资相关的文件和通信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03合理的风险匹配

1、保持理性谨慎。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保持理性。不要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影响,也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并定期进行投资组合的调整。

2、远离金融骗局,防范“保本高息”金融诈骗面对各种标榜或承诺“高收益“稳赚不赔”等投资理财推销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干万不要冲动投资。更不要随意相信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宏观 - 体育 - 评论 - 新闻 - 智能 - 公司 - 人物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999996 官方微信:988787655 服务热线:0217889566

Copyright @ 2025 宁夏财经生活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宁ICP备2023000591号-1